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林业产业改革发展为突破口,护林养竹、蓄能成势、做优三产、创新试点,推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助力乡村振兴。
不断夯实生态底色。资溪县深入实施林长制,按照“党政同责、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县乡村组四级林长制管理体系,设立县级林长14名、乡级80名、村级140名、组级676名;以乡镇、村组为单位划定责任区域,层层压实责任。聘请32名森林资源监管员、283名专职护林员,构成“一长两员”源头保护管理架构,将森林资源保护落实到每个山头地块、具体人。创新实施“林长+警长”机制,由乡镇派出所警长担任乡级林长,让“警长”为“林长”保驾护航。大力开展森林抚育,实施最优森林生态工程,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20余万亩,开展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实施封山育林工程,森林植被明显改善,活立木蓄积量近5年增长了18.9%,木竹资源培育由“量”向“质”转变,辖内毛竹林的流转价格由之前的12/亩年涨到40—50/亩年,杉松木林由600左右涨到1000余,荒山由每年10/亩年提高到20/亩年,并推动“林茶”“林蜂”“林药”“林养”等林下经济发展。全力守护森林安全,狠抓森林防火,2016年至今未发生森林火灾,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西省“森林防火先进县”“春季森林防火平安县”。狠抓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建立健全森林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全县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100%,种苗产地检疫率100%,测报准确率99.2%。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效震慑力,破坏森林资源行为逐年下降,与2016年相比,全县林业行政案件下降了63%、刑事案件下降了75%。
大力发展竹科技产业。资溪县建设专业园区,落实竹产业供给侧改革,规划建设总面积2000多亩的江西省首个竹科技产业园,现已完成投资约10亿,采取政府代建厂房、企业分期回购的方式,推进毛竹企业“退城进园”“退路进园”,实现聚集发展。以引进国内竹产业龙头企业大庄竹业为突破口,定位打造全国户外高性能重组竹集成材基地,吸引庄驰家居、吉中竹业等10余家竹加工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从毛竹下山到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条。聚焦产城景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竹梦小镇,凝聚行业合力,出台竹木产业链发展意见,设立2亿竹木产业发展基金和2000万的木竹收购周转资金,支持竹产业全链条式发展。聚焦新发展格局,支持竹企出口转内销,帮助拓宽市场,与腾讯小鹅拼拼联合打通竹产品销售渠道,2020年“大庄竹业”完成销售额同比增长近70%。对建设竹林示范基地、硬化林区道路、开展森林抚育等给予补贴,保障竹原材料供应,稳定产业发展基础。连续举办三届中国(资溪)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20年吸引36家科研院校、近200家企业共计400余人参会,达成6项协议,促成3家企业落户资溪。强化科技引领,实施“智汇资溪”行动,先后与国际竹藤组织、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聘请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于文吉教授担任县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高级顾问,借智、借力加快竹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竹产业研发中心,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技术研究中心,着力让竹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做优林业第三产业。资溪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打造大觉山景区龙头,利用高山流水资源,建成号称“亚洲第一漂”的大峡谷漂流;依山依势,建立起太空步廊、大觉古镇、观光索道等“九天八地”景观和高标准商务酒店、会议中心,加快独轨观光车等二期项目建设,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大觉溪、真相乡村等精品旅游带和野狼谷、法水森林温泉、狮子山养生养老基地等一批森林旅游精品景区,形成“1+4+N”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县森林景观利用达到20万亩,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积极创建乡村森林公园,结合乡村风景林保护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实施森林“四化”建设和森林景观提升工程,积极打造乡村公共绿地休闲空间,建设“五美”乡村,改善提升农村生态宜居环境,推动乡村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建成陈坊村、新月村、南源村、排上村4个省级乡村森林公园。持续做大森林节庆活动,通过市场化运作,探索“森林+旅游+运动”的发展之路,成功举办2019年首届江西森林旅游节,坚持每年常态化举办森林马拉松、森林漂流、山地自行车等各类赛事运动。近几年,全县接待游客均超过400万人次。
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森林资源收储机制,狠抓全省森林赎买试点机遇,大胆探索,制定符合资溪特色的森林赎买机制,完成非国有商品林赎买16万亩,推动森林赎买以“保护生态为主”向“坚持生态优先,带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转变。发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顶梁柱作用,成立资溪县两山林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利用5年的时间完成20万亩,形成优质资产包,通过项目收益、抵押贷款、资本运作、综合经营等方式,实现青山变“金山”、资源变“资金”。开创林权代偿收储担保机制,在江西省率先开展林权代偿收储担保试点,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设立林权代偿收储担保中心,创新贷前评估、贷时担保、逾期代偿的林权融资新模式,着力让金融活水注入林业产业发展。目前,已通过代偿收储成功化解银行不良贷款4起,偿还逾期贷款558万,收储林地8100亩。创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抓住被列为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历史性机遇,重点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创新,让保护森林者获得利益。实现生态公益林优质优价补偿,重点生态公益林按照26.5/亩予以补偿,一般生态公益林为21.5/亩;积极探索建立商品林反哺公益林新机制,将国有林场发展产业取得的收入全额反哺林场,每年反哺资金在2000万左右。创新林权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已落地479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