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山西省累计造林13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0.5%,增速居全国第九位,全省累计投入林业生态建设资金154.17亿元。这是山西省国土绿化推进力度最大、投入资金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绿化成效最好的时期。在2018年脱贫攻坚战中,山西省林草局通过“五大项目” 惠及52.3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10.5亿元。
另一组数字同样含金量十足。2018年山西省政府向社会公布:2016年,全省森林生态总价值量达3172.64亿元,每公顷森林价值量达6.37万元。
森林生态价值可以用货币化形式具体化,但山西省林草局局长张云龙为记者列举的数据对比,其价值显然不能用货币简单衡量。
在对比的天平上,一边是芦芽山,一边是太原火车站。
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山西吕梁山脉北端,是中国暖温带残存的天然次生林分布区中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保存着大面积华北落叶林和大片的云杉林。太原火车站位于太原市迎泽区迎泽大街东端与建设路交叉口,每天有超过55对列车发往全国大部分省(区、市)。
芦芽山实时监测的负离子浓度为每立方厘米5000-8000个,太原火车站负离子浓度为每立方厘米100-300个。以世界卫生组织界定清新空气的负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1000-1500个为标准,芦芽山早已将太原火车站远远甩在身后。
森林生态价值是以货币化形式评价森林生态效益、衡量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山西省森林生态价值评估从2013年开始,历经5年,汇集了13个森林生态站的连续监测数据,对森林的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森林积累营养物质和森林游憩共7项生态功能进行价值研究得出最终结论:山西省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为涵养水源和净化大气环境,其价值估量占到全省森林生态价值总量的60.6%。
评估结果进一步印证了山西成为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改善最快的省份。据《2017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00年以来,全国31个省(区、市)植被生态质量均呈改善趋势,其中14个省(区、市)植被生态改善指数在10以上,山西居首位。
林因草挺拔,草因林秀美。林草融合发展,科技兴林和科技兴草同步,山西省林草局专门成立草地技术研究团队,解决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问题。
山西省现有3272万亩宜林荒山大多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欠账较大,任务很艰巨。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求:“补考赶考”“绿化、彩化、财化”,将全省国土绿化推向新高潮。
山西省林草局今年将营造林400万亩以上,森林抚育95万亩,新育苗25万亩,义务植树5000万株。全省预计用8年时间,使现有八成以上的宜林荒山实现绿化,为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26%储备资源。同时,对现有590万亩未成林地进行补植补造,为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23.5%奠定基础。
进入春季,山西各地林草系统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春季植树造林,按照省林草局要求,仅春季就要完成全年造林任务的80%以上。
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山西以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为重点,做强叫响“山西红枣”“山西核桃”等优质品牌,依托连翘、沙棘等资源优势,全省将建设20处干果特色经济林示范园。
全省打造“黄河之魂、长城博览、大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为挖掘林区历史文化和山水生态资源提供机遇。山西省林草局的“一圈两山十二集群”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在全省打造100个森林康养小镇、100个基地、500个特色村,持续推进绿色扶贫,保持50万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今年,山西省林草局将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并已设定目标:创建3-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品牌,建立10处以上省级森林公园,促进市、县森林公园建设。全省新建2-3处省级湿地公园,做好4处国家级湿地公园的试点验收。此外,山西还将争取批复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1处详细规划及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