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月,国内外多项重要经济数据接连出炉。在此背景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汇率月初破位走贬,此后贴近每日波幅上限运行,下旬逐步回升,全月总体收涨;预期方面,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先升后降,交易发起方先净买汇后净卖汇,全月境外机构买汇量偏高,但外资行买汇明显下降。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旨在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同时,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也被视为稳汇率的政策工具之一。
1月,稳汇市政策工具频出,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是继1月9日央行发布公告,决定在香港市场发行60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后,在较短时间内再度释放稳汇率的清晰政策信号,维护汇市稳定运行。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在《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增强外汇市场韧性,加强外汇市场管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人民币汇率小幅收涨
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月初,美元指数强势上涨,人民币贬值压力持续累积。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增发央票,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多次表态加强汇率预期管理。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我国2024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4%,12月工业和消费增速加快;与此同时,中美领导人通电话使得市场情绪改善,且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任首日未提及加征关税,多重利好因素叠加共振下,1月下旬起,人民币汇率开始转升并大幅震荡走强至7.2230。
整体来看,人民币汇率全月年化波动率为3.62%,环比提高0.99个百分点,月内日均振幅为169个基点,环比扩大23个基点。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人民币汇率收于7.2650,全月总体收涨0.47%。
同时,1月,人民币汇率相对其他非美货币偏弱,CFETS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逐步走低,当月贬值1.36%。西部证券分析师边泉水分析表示,预计随着今年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地,国内经济有望进一步企稳改善,也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
外汇市场交投平稳
从成交量来看,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月,银行间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量1867.29亿美元,同比上升2.23%,环比上升0.14%。
其中,人民币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量为1416.12亿美元,同比上升5.89%,环比下降1.00%,减量主要来自掉期和货币掉期,其余产品交易量持续上升。外币对市场日均交易量为96.38亿美元,同比下降8.46%,环比下降8.82%。外币利率市场日均交易量为354.79亿美元,同比下降7.56%,环比下降7.98%。
外资持债方面,1月,境外机构净减持境内人民币债券232亿元,上月为净增持151亿元。不过,1月外资净减持人民币债券规模远小于2024年9月至11月月均1260亿元的净减持规模,表明近期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意愿总体稳定。
从债券构成看,1月,记账式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均延续此前净减持态势,当月分别净减持388亿元和183亿元,同业存单连续第二个月净增持,净增持规模由上月575亿元降至315亿元。
中美利差窄幅波动
1月初,市场对特朗普加征关税威胁预期上升,带动美债收益率显著走强,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升至4.8%附近,创下自2024年以来新高;月中,美国最新通胀数据放缓,美债收益率曲线冲高回落,基本回吐月初涨幅。
交易中心数据显示,受此影响,1月,10年期中美国债利差先降后升,月末收于-290个基点,较上月末变化不大;1年期限掉期点收于-2275个基点,较上月末上涨225个基点。
值得一提的是,1月,境内外汇差高位回落,市场汇率对中间价偏贬程度自下旬减轻,反映汇率贬值预期有所降温。
“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后,从货币政策差异、经济基本面以及市场预期等多个角度看,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内外条件总体有利。”有券商分析师表示,国内金融市场情绪或进一步改善,在稳汇率政策发力下,人民币汇率将得到支撑并趋于稳定。
责任编辑: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