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报道广西建成全国最大马尾松基因库的消息在网上热转,这是广西林科院联合南宁林科所等多家单位,经过30个年头的系统联合攻关取得的成果,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45亿元、间接经济效益62.68亿元。
在为此付出心血、作出贡献的众多人员中,有一位科研工作者恰好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整整30个年头,一直甘为松树做嫁衣,不停地给松树配对杂交,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松树媒人”,他是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南宁林科所松树专家黄永利。
给松树做媒,一年四季翻山越岭有得忙:春季给松树授粉,夏季搜集种质资源,秋季记录分析杂交生长状况,冬季则要点好“鸳鸯谱”……年复一年,30个春夏,上万次试验,“媒人”们筛选出150多个二代育种材料。
1 漂洋过海“迎亲”
在林科所西南角的基因库里,有马尾松、湿地松、南亚松、细叶云南松等10多种代表性松树,各具高脂或高材等不同性状。在翠绿欲滴的松林中,针叶颜色微黄的南亚松特别“抢眼”,就像婀娜多姿的“金发姑娘”。
南亚松“老家”在海南,“北嫁”南宁可谓漂洋过海。黄永利至今还记得,跨海迎娶“金发姑娘”,一路上历尽艰辛。
2013年,他带着科研团队赴海南,来到山势险峻的霸王岭林区。夏季暴雨如注,山路凹凸不平,车子开上陡坡,轮子打滑空转,司机赶紧倒挡后退,看不对劲猛然来个急刹车,停稳一看,好悬——一个后轮已经悬空在山崖外,下面是百米深渊!
大家撤下车来,个个倒吸冷气。惊魂甫定,有人建议先撤离险境,等天气好转再来。黄永利知道,松果正要开裂,等天气好转就失去时机,只能再等来年。他跟同事说起年轻时一件往事:他背着“蛇皮袋”,土气巴巴独自走进山野,找到一片理想的松林,正准备采种,却被当地农民误为盗贼,说了些威胁警告的话,他委屈得扭头就走。回到单位,开好介绍信,立马再赶去,松果已开裂。等到第二年,带着介绍信再去,发现松树被农民砍掉了。他懊悔不已,从此再不敢误时。
同事们被他的故事打动了,跟着他继续走进原始森林深处,在崖顶上找到3株南亚松优树,树枝上沉甸甸挂着一簇簇球果。
雨过天晴,蓝天下白云飘飞,千山万壑更加清秀。黄永利无暇欣赏眼前美景,率先爬上大树,采收松果,剪摘穗条。山蚂蟥悄无声息地爬上手臂,松毛虫从额头爬到脖子……他忍住奇痒剧痛,专心采摘松果、穗条。
“山蚂蟥、松毛虫,小儿科!”黄永利说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来,竟然一脸平淡。他说,热带丛林里危险动物很多,野地宿营一觉醒来,看到毒蛇蛰伏在侧,才知道与毒蛇“共眠”了一宿。
他们在霸王岭呆了整整一个星期,白天上树摘果采穗,晚上树下宿营。黄永利一行从200多株优树上,采集到6000多根穗条和150多公斤球果。从此,松树王国的“金发姑娘”落户南宁。
辛勤汗水变成累累硕果:南宁市林科所种质资源库收集了国内外2800个松树优树无性系,成为广西最大的松树种质资源库,跻身国家第一批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2 新春佳节“完婚”
2015年,黄永利回天等县老家过年。一个儿时伙伴初三给儿子办婚礼,邀请“铁哥们”一定来喝喜酒。
初一早晨,迎春鞭炮放过,黄永利的妻子就开始收拾行囊,准备一起回南宁。她知道,在丈夫心里,松树比儿子都亲。春节期间正是松树花期,他要回林科所给松树主持“集体婚礼”——即便儿女的婚礼也要让开。
林科所春色满园,墨绿松林间,嫩绿的春稍成排成群竖起,球形的雌花长在顶稍,婷婷玉立,这是“新娘”;红色的雄花裹着稍条,热情奔放,这是“新郎”。春风拂面,阳光温和,金色的蜜蜂在林中飞来舞去,喜气洋洋。
被选定人工授粉的“新娘”,已经套上白色纸袋,就像披上了圣洁的“婚纱”。黄永利解释,套上纸袋为的是防止春风、蜜蜂乱点“鸳鸯谱”,导致挂果后分不清“父亲”究竟是谁。
初二一早,黄永利和同事们就忙开了。人工授粉的过程十分繁琐,要观察春稍是否开花,一发现雌花有“发情”苗头,立即套上纸袋保护起来;等雄花也“发情”后,便用“吸耳球”将花粉抽到球内存放。
“吸耳球”就是修理手表清理杂质的“吹气球”,既能抽花粉,也能喷花粉。在包裹雌花的纸袋上开个小口子,把“吸耳球”的长嘴伸进去,喷入雄花粉,再封好口子——“房事”到此就算完成了。每年新春佳节,黄永利和同事们都给200多对松树办“集体婚事”。
松树花期短,只有三到四天。不同的树开花时间也不一样,有的春节期间开,有的则“拖”到阳春三月。天气变化也影响松树“情绪”,比如寒潮突降,娇花怕冷会自动收缩,颇有“羞花闭月”的意思;天气好转,许多树又同时开花,“媒人”们只能疲于奔命。
“在家好好享受新春佳节,谁不想呀!”黄永利实话实说,松树花期短,人工授粉最讲究“吉时”,耽误不得。
每年春节7天长假,黄永利事实上只有两天——除夕回天等老家尽为人子之孝,初一又得回南宁林科所尽本职之责。黄永利的妻子是壮族,老家就在一个多小时车程的横县,按壮家习俗,大年初二姑爷是要陪妻子回娘家拜年的,而这一天恰恰是黄永利和同事们给松树办“集体婚事”的第一天。为此,黄永利夫妻采取“均衡”策略,分配好难得的两天春节假日:头年回夫家,次年回娘家,年复一年,循环往复。
3 “强扭的瓜”更甜
春末,黄永利走进郁郁葱葱的松林,调查2009年种植的子代测定林。林中有50个湿地松杂交家系,每个品种5株。
24号平均高20米,胸径20厘米,分别比上年又增加了2米和2.85厘米。它是50个家系中生长最快的一个。7年生松树,平均每年长高2.86米,胸径长宽2.85厘米。
“基本可以认定,24号是最好的杂交组合。”黄永利介绍,下一步要从基因库选择10个优良品种与它杂交,选育二代良种。
24号的出色表现,居然来自不经意的组合。2005年冬季,科技团队在点“鸳鸯谱”时,24号的“父母”长得并不出众,加之“名额”有限,开始时被排除在“集体婚事”之外。最后确定“配对”名单时,黄永利突发奇想:既然都是“包办婚姻”,让不出众的松树也当当“新娘”“新郎”又何妨?于是增加一对“名额”,让这对平凡松树杂交出24号——没想到反而培育出一个出类拔萃的后代!
松树良种选育是一项浩大工程,每年都要从基因库2000多个松树无性系中,选择400多个配对,然后再从它们的“子女”中择优再配对,一代代接力选育。配对杂交实施“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制,有些甚至“一妻十夫”,即用十种雄花分别给一种雌花授粉——这样广种薄收,“强扭的瓜”也有甜的,而且总会有更甜的。
如果说野外采种、人工授粉费功夫,点“鸳鸯谱”杂交配对伤脑筋,那么观测分析既费功夫又伤脑筋。人工授粉后要建档立卡,随时观察授粉后的生长情况,还要详细记录下来。黄永利写满文字、数字的笔记本堆了半个办公室。
2011年,南宁林科所建成广西第一个马尾松第二代种子园,黄永利也从毛头小伙子变成鬓发花白人。2014年,49岁的他获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成为广西屈指可数的松树良种选育专家。他的愿望是:退休前争取完整收集三代种子园的建设材料,为后来者建园打下可靠基础。